完成首次发酵后,需轻柔地揉捏一段时间,将面团内的气体排出,随后进行15至20分钟的静置松弛。待面团形状稳定后,进入第二次发酵过程。在二次发酵时,无需再次排气,直接送入烤炉进行烘烤。
第二次发酵一般需要40分钟到1小时,直至面团体积膨胀一倍。这个过程也称为最终发酵,通常在约38℃的环境中进行。为保持面团表面湿润,其含水量应保持在85%以上。对于家庭烘焙而言,若缺乏专业的发酵设备,可以利用烤箱创造适宜的发酵温度和湿度环境。
在利用烤箱进行发酵时,可将面团放入烤箱内,同时在烤箱底部放置一盘开水,并紧闭烤箱门。这样,蒸汽便能在烤箱的封闭空间内形成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但需注意,随着开水的逐渐冷却,若发酵尚未完成,应及时更换新的开水。
面团发酵的理想温度为25~28℃,这是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范围。酵母菌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扩张,过程中会从母细胞的空腔中产生一条小管,称为中间沟。这条小管逐渐生长至细胞表面,穿过细胞壁形成粗糙的突起,即芽痕。当新核生长至与母细胞相当大小时,母核将分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完全定位的细胞。此时,母细胞与子细胞完全分离,并继续生成新的芽痕。
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受温度影响显著。在4℃的低温下,酵母菌繁殖一代需耗时20小时;而在23℃的较温暖环境中,其生成期缩短至6小时;但当温度升至60℃时,酵母菌将死亡。在面团制作过程中,除酵母菌外,还可能混合有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其他微生物。乳酸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
需要注意的是,若发酵温度过高于30℃,乳酸菌和醋酸菌将大量繁殖,从而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导致面团产生酸味。因此,为确保面团的品质和口感,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5~2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