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
317佛光山開山故事 /
p262 輯七:寺院建築 /
p287 靈山勝境
p287 靈山勝境
入寶山不空手歸靈鷲山,又名耆闍崛山,簡稱靈山;位於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竹林精舍東北側的地方,距離當今菩提伽耶正覺大塔約一小時的車程。根據佛經記載,當初佛陀說法時,有百萬人天與會,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現在有一百萬群眾要聚集在一處,那是需要多麼大的地方?一直到今天,佛教徒到印度朝禮聖地,一定會前往靈鷲山巡禮。因為佛陀住世時,曾經在這裡宣講了《法華經》、《大品般若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無量壽經》等大部經典,聞法證果的羅漢不計其數。佛陀入滅後,也在這裡舉行第一次經典的結集。中國東晉的法顯大師、唐代的玄奘及義淨大師等,他們先後都曾到靈鷲山參拜,並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過去我登臨印度的靈鷲山,遠望四處,想像著環繞山下的每一棵樹木就是一個人,重重無盡的樹海則是百萬人天,在靈山會上聆聽佛陀宣說法音。佛陀當時在靈鷲山說法,由於居高臨下,視野寬廣,也很有氣勢,旁邊還有一條通往山上的道路,是頻婆娑羅王經常上山拜見佛陀時所行走的路。現在到靈鷲山朝禮聖地,沿途都還留有很多佛陀的遺跡、聖畫。佛陀在靈鷲山上說法時的場景,就如我們閱讀佛經,一開頭常會看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靈鷲山,與大阿羅漢千二百五十人俱……」描述了佛陀當時在靈山會上說法,重要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在現場聽經的盛況。當時,千二百五十人之中,有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論議第一的迦旃延,多聞第一的阿難,密行第一的羅睺羅等。因此我曾寫下一首偈語「舍智連通說富那,須空旃論迦頭陀;那律天眼波離戒,阿難多聞密行羅」,說明十大弟子的修行各有功行。此外,還有五百羅漢、五比丘等人,實際上的人數應該更多,不只是「千二百五十人」。現在在佛光山上,也有一處「靈山勝境」,就位於頭山門進入「不二門」的廣場內。在這裡,我們依著這裡的庭園景觀布局,錯落有致的安奉了五百尊羅漢,每一尊都栩栩如生,雖然還不到千二百五十人,然而漫步其中,也彷彿置身於佛陀說法,靈山再現的靈山勝會上。兩旁栽種的菩提樹,枝葉婆娑,軀幹高聳入虛空,這裡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都蘊藏豐富的生機與精神內涵。佛光山的「靈山勝境」,除了有我們培植的許多菩提樹及漢白玉雕刻的五百羅漢聚集在這裡,平常來山的遊客從「不二門」直上大雄寶殿,沿途要走過一段高低不平的坡台。我認為佛道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修成,只要我們帶著一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一段路,就猶如走在菩提樹所成的菩提大道,登臨佛國世界,上大雄寶殿,禮拜佛陀的金容法身。冀望來山的信眾,入寶山後,不作空手歸;能細心尋思,能從外在的靈山往心內的靈山去開採。讓我們隨著古聖先賢、五百羅漢及佛陀威德的加持,一步一步的向上昇華,一步一步的向前進步,來增加自己的信心。・佛光山靈山勝境於一九七一年興建,一九九二年重新造景。
上一則 :
p281 不二門
下一則 :
p291 佛光山開山紀念碑
回上層
書目錄
p026 【編者的話】散播慈悲,走向全球
p034 輯一:殿堂朝聖
p036 大雄寶殿 (上 )
p040 大雄寶殿 (下)
p046 成佛大道
p050 大佛城
p056 大佛法語
p060 大悲殿
p066 寶橋
p070 地藏殿
p074 地藏殿幸福鐘
p078 大智殿
p082 普賢殿
p088 佛牙舍利
p092 佛牙舍利殿
p096 佛陀紀念館
p102 輯二:文化藝術
p104 傳燈樓
p110 大師館
p115 宗史館
p119 佛光大藏經
p122 佛光緣美術館
p125 百人碑牆
p129 寶藏館
p133 寶藏館華藏世界
p136 寶藏館舍利殿
p139 淨土洞窟
p144 輯三:教育人材
p146 女眾學部
p152 男眾學部
p156 普門中學
p160 輯四:慈善服務
p162 大慈育幼院
p167 佛光精舍
p171 萬壽園
p175 萬壽園安寧病房
p178 七寶塔
p184 雲水醫院
p198 輯五:弘法共修
p190 禪淨法堂
p195 抄經堂
p198 淨業林
p202 朝山
p206 福慧家園
p210 輯六:信徒之家
p212 覺華園
p216 朝山會舘
p220 麻竹園信徒講習會
p224 麻竹園祇園廳
p227 檀信樓
p230 選佛場
p234 雲居樓
p238 雲居樓五觀堂
p242 雲居樓玉屏風的靈山勝會
p246 滴水坊
p251 如來殿大會堂
p254 功德主會
p259 妙慧樓
p262 輯七:寺院建築
p264 頭山門
p269 開山紀念碑
p273 頭山門的回頭是岸
p277 龍亭
p281 不二門
p287 靈山勝境
p291 佛光山開山紀念碑
p294 輯八:自然生態
p296 大海之水
p300 觀音放生池
p304 菩提路
p308 朝山會舘前菩提樹
p311 東山籃球場
p315 藍毗尼園
p319 從寶塔樹到鐘鼓樓
p324 百年茄苳樹
p327 五戒樹
p332 迴廊步道金雞像
p336 虎豹山林與曼陀羅山
p340 後花園鹿野苑
p343 後花園觀音放生池
p347 普賢農場
p352 【附錄】佛光山早期開山工程紀事